王佳伟在做沼气尾气燃烧器点火实验
工作中的王佳伟(右二)
如果可以通过技术,可以让机器亚博vip3自己适应污水变化,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对各项参数进行智能估计,那么污水处理也就实现了智能化,进而打造智慧的污水处理厂。这是北京排水集团科技研发中心主任王佳伟的理想。在过去的十几年,他和同事利用所学,使污水处理厂利用先进的方法,初步实现了自动化控制,形成了智慧水厂的雏形。
摸索: 自主研发沼气脱硫装置
2003年,王佳伟来到北京排水集团。他觉得自己很幸运,可以从事所学专业,并且进入了全国最早成立企业研发中心的北京排水集团。当时,北京排水集团刚刚立项新的科研项目:沼气脱硫。因为是第一家大规模使用厌氧消化的排水企业,新技术应用过程中,伴随着新的问题出现,需要一一破解。
“厌氧消化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技术,但是这个处理方法,在处理污水的过程中,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,所以研究沼气脱硫专门成立了课题。”王佳伟说。
王佳伟清楚地记得,那是7月15日,刚刚离开校园来到企业,排水集团给出的时间是4个月,11月15日前必须实验成功,否则就要从其他行业引进技术。正值酷暑,白天,全副武装的王佳伟跟同事们一起在现场做实验,一次、两次、三次,一百次、二百次、三百次……到了晚上,进入实验室检测分析数据。到了10月,天气渐渐凉爽下来,实验终于有了些眉目。
“那年的雪下得特别早,11月初就下了第一场雪。”王佳伟说。当时,实验装置被雪盖住,大家一起扫雪,在寒冷的北风中做实验。到了11月10日,实验终于取得了稳定的效果,北京排水集团建成了自主研发的第一个沼气脱硫装置。
“排水这个行业不同于其他行业,其他行业自动化程度比较高,但污水本身具有腐蚀性,所以一些亚博vip3设施不太容易实现自动化,刚到排水集团的时候,绝大多数操作还需要人工完成。”王佳伟说。
如果从其他行业引进,每年脱硫的总成本大约在1000万元左右,而这套自主研发的亚博vip3,每年的总成本仅400万左右,这为排水集团每年节省成本500多万元。这开启了王佳伟污水资源化利用和节能降耗的研发、转化和产业化工作。
事实上,王佳伟一直在刻苦钻研,工匠创新。作为一名科研人员,他不断丰富专业知识,开展科学研究和创新工作,并树立了终生学习的学习理念,扎根基层。作为技术骨干,他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、国家水专项、北京市科技计划等近十项省部级课题的研究工作,以解决国内污水处理厂处理设施能耗高、达标不稳定一系列问题。
研发:
脱氮除磷节能控制系统
2005年,王佳伟开始研究脱氮除磷节能控制系统。这是一项基于国家布局,集团讨论的污水处理技术。这项现在看来非常容易的技术,在当时大家都不是很了解,怎么做心里没有底。污水处理是排水集团的主营业务,怎样升级提高水质、合理控制成本,正是脱氮除磷节能控制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。
处理设施能耗高、达标不稳定是国内污水处理厂一直存在的问题。王佳伟意识到要解决上述问题,必须实现污水处理的动态控制。但是由于污水行业污染物成分复杂、对在线仪表的腐蚀损害严重、水质水量变化大等特点,现有的自控技术难以成功应用于污水厂的生产实际。
王佳伟带领团队从零做起。他学习了自动控制原理、数学建模和互联网知识,并结合自己已有的污水处理专业知识,制造了全国最大的试验装置。刻苦钻研、努力实践、不断创新,往往在单位一干就是一天,试验数据一天就有几十个。
微生物和人一样,需要精细照顾,团队时时刻刻关注参数,白天黑夜盯着看。两三个人的团队轮流关注,每人盯十几个小时,取样、分析,干到凌晨几点都是很正常的事,没有周末的概念。就这样盯了一年半,每天取三四十个样,每个样分析三四种数据,数据量巨大。